神經阻滯療法是我科眾多治療方法之一,也是疼痛科醫(yī)師最常應用的法寶。
河南省工人龍門療養(yǎng)院疼痛科對許多肩頸部、腰部、或四肢部位的腱鞘、滑液囊、肌腱炎、骶髂關節(jié)炎、梨狀肌癥候群、網球肘、腕管綜合癥等病癥,用神經阻滯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帶狀皰疹后遺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幻肢痛、燒灼樣痛等難治性神經元性疼痛,應用特異性神經阻滯技術及神經變頻(熱)電調制刺激等方法,通過阻斷痛覺傳導通路、改善神經營養(yǎng)狀態(tài),調整神經傳導功能,均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那么什么是神經阻滯療法,神經阻滯療法的特點和適應癥有呢些呢?下面由洛陽著名疼痛專家符明偉為大家解答:
神經阻滯療法是疼痛科主要治療方法,神經阻滯( Nerve block )是指采用化學(包括局麻藥、神經破壞藥)或物理(加熱、加壓、冷卻)的方法 作用于神經節(jié)、根、叢、干和末梢的周圍,使其傳導功能被暫時或永久的阻斷的一種技術
分類
()按神經阻滯目的分為:
麻醉,治療性,診斷性,預后判定性。
()根據解剖部位分為:脊神經阻滯,交感神經阻滯(SGB、胸腰、腹腔神經叢等),
脊神經和交感神經同時阻滯(椎管內阻滯),腦神經阻滯(舌咽、三叉、面神經等)局部神經阻滯。
神經阻滯的特點
止痛效果明顯可靠,對診斷疾病非常有用,治療范圍及時效可選擇性強,較少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裝置,不良反應小,操作技巧和療效密切相關。
適應證
(一)診斷性阻滯
()確定疼痛的解剖學部位及特殊的傷害感受傳導通路
()區(qū)分局部病變與所牽涉的體表疼痛
()鑒別體表性疼痛與內臟性疼痛
()確定與疼痛相關的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
()區(qū)別局部病變與發(fā)射性神經失調所致的肌肉痙攣性病變如斜頸、梨狀肌綜合征
()鑒別末梢性與中樞性疼痛
()確認患者對消除疼痛的反應以及有心理因素的慢性疼痛綜合征的患者傷害性感受方面的作用
(二)預后阻滯:主要為了判斷預后
()給患者以機會來體驗感覺功能的變化及神經切除步驟的療效
()預測癌痛患者對神經破壞術的效果
(三) 預防性阻滯:
()減輕手術后疼痛和外傷后疼痛,以減少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
()縮短住院治療及康復的時間
()預防某些慢性綜合征的發(fā)生
(四) 治療性阻滯
()對自限性疾病提供最佳的止痛效果,包括手術后疼痛、外傷后疼痛、急性內臟性疾病等
()對于因惡性循環(huán)或中樞神經系統異常反射所致的慢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療
()緩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療的實施,如牽引、推拿等
()解除疼痛以改善癌癥患者術前的不良狀態(tài)
()改善末梢血液循環(huán),利于血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的治療
()贏得患者合作,提高對心理治療的接納程度,促成整個康復計劃的實施
并發(fā)癥:毒性反應,全脊髓麻醉,氣胸或血氣胸,神經損傷,局部及全身感染,出血或血腫。
禁忌癥:、全身感染性疾病、局部皮膚感染、畸形、局麻藥過敏、糖尿病、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等、有出血傾向者、低血容量者